导航包含页_
一八八团特色林果业托起致富梦
7.5万
原创

五月的北疆大地夏意渐起,走进一八八团的樱桃大棚,一串串红玛瑙般的果实挂满枝头,种植户龚辉和工人们忙着采摘、分装,脸上笑意盈盈。

“今天一大早就有游客来采摘樱桃,现在正是头茬果成熟的时候,果子又红又大,水嫩多汁!”他擦了把汗,顺手摘下一颗樱桃递给记者,“你尝尝,是不是比市场上买的更甜?”

4.jpg

8年前,龚辉和几位职工在团场的支持下开始试种大棚樱桃。头五年,由于缺乏经验,产量几乎为零。“那时候天天蹲在大棚里琢磨温度、湿度,半夜刮风下雨都得爬起来查看。”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他感慨万千。

转机出现在2020年,团场为种植户引入智能温控系统,大棚里装上了自动通风设备和传感器,温度始终保持在10-24℃之间,浇水施肥也能用手机远程操作。“现在只需每天巡棚两次,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异常情况。”技术的助力让樱桃品质逐渐稳定,上市时间比露天种植提前两个月,每公斤卖到百元以上,一座大棚年收入超过15万元。

距离樱桃大棚十几公里外的戈壁滩上,另一场“绿色革命”正在上演。去年,从山东引进的二万亩平欧大果榛子林已初具规模,职工们两人一组,麻利地将树苗栽进挖好的土坑。

“这种榛子树抗冻耐旱,抗风沙,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后期结果经济效益好,特别适合咱们这儿种。”正在劳作的种植户王霞说,以后还能在树下种打瓜、葫芦瓜等经济作物,一块地挣好几份钱。

据悉,一八八团大果榛子种植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27000余亩,目前已基本完成20000亩建设任务。基地采用1.2米×6米的科学株行距布局,每亩栽植90株榛子苗,为高产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一八八团立足土地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实际,选定樱桃、榛子等高附加值作物重点培育。二连党支部书记王永乐介绍,团场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为种植区配套滴灌设施、硬化道路,今年新建的数字化控制中心即将投用,职工在家就能查看果树生长数据。

夕阳西下,龚辉送走最后一批采摘的游客,他算起了账:“8个大棚今年预计收入120万元,再雇几个帮手,把隔壁的空棚也利用起来。”三十公里外的榛子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职工们收工时的说笑声随风飘散。这片曾经荒凉的戈壁滩,正因一颗颗红樱桃、一粒粒金榛子,焕发出蓬勃生机。

据统计,2024年,团场林果业带动600余名职工人均增收2万元,昔日的风沙地,如今真正变成了“聚宝盆”。(全媒体记者 郭盛 通讯员 杨宏杰 周琴)

来源/原创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