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职工退休后都有自己钟爱的健身项目,比如健身气功、广场舞等,家住新芙蓉园小区的袁雪青则每样都拿得出手,不仅将健身融入日常生活,还丰富了精神世界。
2016年退休后,袁雪青加入了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退管办艳阳天艺术团。该退管办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袁雪青从初学者到资深学员,再到艺术团团长,积极组队排练、参加比赛,健身为她的退休生活打开了新世界。
袁雪青(中)训练手杖操。古力米拉·亚力坤摄
艳阳天艺术团拥有260名成员和12支文体队伍,涵盖了老年书画协会、健身队、舞蹈队、广场舞队等多个领域,为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作为团长的袁雪青与队员一起,不仅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还统一安排了各文体队的活动内容,规定了活动时间,让各项文体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手杖健身操是让袁雪青受益良多的一项健身运动。今年4月,她作为十一师文化能人,参加了兵团老干部(老年)体育项目持杖健走培训班,经过系统学习,不仅自己学有所成,还积极带领健身队的成员一起练习手杖健身操,让更多人感受运动的乐趣与魅力。
手杖健身操为集体项目,要求动作整齐,还要变换队形。袁雪青说:“别小看这样一根普普通通的手杖,和健身操结合,就会生出许多变化和乐趣。”
成为健身队队长后,袁雪青带领大家参加了各类健身比赛,并和队友一起获得了更多的认可。“每天健身,身体不仅舒坦、放松,关节也打开了,身体每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坚持健身,沉浸于不同的项目,不仅让袁雪青身体舒展,反应敏捷,还让她交到了新朋友。她乐于助人的性格,也成为团队的黏合剂。
若有新人加入进来,袁雪青都会主动关心,遇到练习上有困难的新队员,她就会抽时间一起加练,每天下午三点,大家聚集到老年活动室里,熟悉每一个动作。每次队里排练,袁雪青经常提早来到场地,调试好音响,训练时为大家播放音乐。“健身是一种快乐,为大家服务也是一种快乐。”袁雪青说。
袁雪青排练少数民族舞蹈。古力米拉·亚力坤摄
在艺术团的管理中,袁雪青特别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她倡导“老有所乐、延年益寿、陶冶情操、增进健康”的活动理念,鼓励成员在活动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增进健康。她积极推动文艺表演编导组的成立,邀请曾经从事过文艺工作或者热爱文艺工作的老同志加入,利用他们的专长,编排了一批批优秀的原创艺术作品。
多年来,艳阳天艺术团凭借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自治区及兵团各类文体比赛中屡获佳绩。他们还持续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兵地联谊活动,足迹遍布乌鲁木齐市周边、昌吉、六师五家渠市等地,累计演出400多场次。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激发了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热情。
除了文艺表演,袁雪青还非常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发挥各文体队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书画活动、关心留守儿童暑期书画班等。通过歌舞表演、书画培训等形式,老同志不仅抒发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更在潜移默化中关心关爱着下一代,弘扬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艳阳天艺术团荣获“兵团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对袁雪青及全体成员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在未来的日子里,袁雪青将继续带领艳阳天艺术团,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舞动“夕阳红”,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