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了保护我们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也是我们一六一团的职工……。”8月11日,夕阳西下,微风柔和。晚饭过后,九师居民刘志豪带着六岁的儿子刘炳辰来到龙珍公园散步,经过孙龙珍雕塑时,儿子刘炳辰问起了雕塑的来历。刘志豪耐心地一字一句告诉儿子,矗立在孙龙珍公园正对着大门中央的孙龙珍纪念雕塑故事。
刘志豪说:“现在我们这一代是军三代,以前也接触军垦生产生活,对兵团发展史还很了解,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兵四代就很少参加劳作等,对军垦史了解也少了。现在在城镇化中融入了红色文化和英雄人物不仅能一目了然的看到九师的特色、亮点,还能让人有种身临其境时代感、现场感,也能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红色文化熏陶,进一步激发大家爱党爱国、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情感共鸣。”
红色薪火代代传,红绿融合促发展。九师白杨市按照城镇化建设“一处一景”要求,各团场立足优势、挖掘特色、凸显亮点,在美丽城镇提升改造中嵌入式融入了千余处红色文化。
进入九师白杨市驻地的龙珍公园,最醒目的是矗立在正对着大门中央的孙龙珍纪念雕塑,孙龙珍左右两侧和后方是适合休闲散步的林带、小桥、假山等,嵌入式地种有花草树木并摆放着桌椅供游人歇脚,前方的大门两侧是健身器材。硬件和软件设施齐全的龙珍公园是辖区居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天天微微亮就有人在龙珍公园跑去健身,晚上日落西山还能听到载歌载舞,嬉笑欢闹之声。门庭若市的龙珍公园也成为了红色文化融入城镇发展,警醒后代的一大阵地。
九师白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石泽碧告诉记者:“九师白杨市持续推进红色文化项目建设。大力推进219国道旅游项目、一六一团红色文化旅游文化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推进本地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为百姓增加收入,同时也将红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九师白杨市聚焦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兵团文化有机融入城镇规划建设中,努力提升城镇的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
近年来,九师白杨市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等各类资金,建成1座团级博物馆(纪念馆)、4座团史馆、1个师级综合文化中心、11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个综合文化站和91个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为九师10个团场91个连队(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备800台电脑及电子图书账号,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持续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中央、兵团专项补助资金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使红色文化融入到城镇化建设中。
据悉,九师白杨市各团场还利用“团史馆”,充分展示团场的人文史、革命史、团场变迁史等,成为了记录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的“乡愁博物馆”,讲好社会发展变迁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留住乡情、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为美丽城镇建设注入新的内涵与新的动力。(苟汇敏 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