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2023年与“风”赛跑 博乐招商引资产业援疆马不停蹄
7.5万
博乐市融媒体中心


  从事招商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2023年7月,从武汉来博乐参与援疆工作,本来安排的是博乐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不想后来被抽调到博乐市重大产业办工作,参与招商引资、产业援疆等工作。

  产业援疆,是武汉援疆工作队领队、博乐市党委副书记、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张吉军一直奔波忙碌的大事。

  熟悉了解博乐的六大产业,包括我们博乐的营商环境,主动出击招商,是我们重大产业办人的使命和责任。

  张吉军书记带着包括我和博乐本地干部在内的一行人,2023年外出招商考察4次,先后奔赴湖北、浙江、广西等8省,实地考察26个项目。

  这几次外出招商,“与风赛跑”和“最长的一次出差”这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2023年7月23日到26日,我们首次外出招商。张吉军书记带着我们,从博乐出发,几天内奔赴6座城市,考察17个项目。

  “杜苏芮”为2023年第5号台风,也是2023年第一个被气象部门发出“红色预警”的台风。当时正值“杜苏芮”来临时刻,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可以达到17级。

  招商队与“杜苏芮”几乎同步到达福建。为了不影响后续工作,我们顶着大风,抽空考察走访当地园区和企业,并连夜与福清市相关部门座谈,学习经验,协商合作。

  大家工作到次日凌晨1时许,6个小时后又搭乘第一班航班返程。事后在网上看到台风后福建街道的照片,满街都是散落的广告牌和倾倒的大树,不由暗暗庆幸,不仅跑赢了台风也赢得了合作机会。这一趟与台风“杜苏芮”赛跑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让我们一行收获满满:与武汉阳逻港保税园区、义乌陆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钦州中马“两国双园”形成通道机制互通、与福清中印“两国双园”形成产业互通等等。

  而最长的一次招商考察,有11天。2023年11月2日至12日,张吉军书记带着我们前往四川、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考察了11个项目。其中签约项目1个,拟签约项目2个,达成初步投资意向项目7个,仅有1个项目因条件不成熟放弃投资。这次招商原计划8天时间,但在考察中,通过企业介绍,我们发现与博乐契合度非常高的项目,虽然大家已经非常疲惫,也没有了换洗衣物,但为了抢抓机遇,体现招商诚意,赢得企业信赖,张吉军书记决定延长招商考察行程,并连夜赶往企业所在地。而这一决定,为博乐多收获2个项目。

  在返回博乐时,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取消,大家连夜赶往火车站,挤上开往博乐的列车。因为临时买票,没有座位,招商引资成员站在拥挤的过道上。11天的招商考察,大家非常疲惫,席地而坐,但想到这些天的收获,觉得一切都很值。


  不过,在招商工作中,也会有那么点遗憾。我们有时回到武汉招商,想家是必然的,但我们总是想办法多见几位有意向在博乐投资的企业家。说实话,回到武汉出差,还真有几次没回家。主要是接触的企业家都非常忙,我们要根据对方时间来安排行程,所以有时与企业家谈得比较晚,回去怕影响孩子休息,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学。

  博乐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市重大产业办综合组组长刘诗佳介绍,2023年以来,武汉市援博工作队在领队张吉军书记的带领下,始终把产业援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安排2名干部在重大产业办一线工作,其他干部全部作为产业发展智库,定期分析研究博乐市产业工作,发挥援博干部集体智慧,结合博乐市实际,积极制定稳商招商计划,和本地工作力量“混编”组建专业招商队伍,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让产业援博结出新硕果。

  2023年,我用一个词总结自己,就是“突破”。我性格比较内向,以前没做过招商工作,现在从事招商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锻炼,也是一个巨大“突破”。

  招商工作不易,我们都在努力中。

来源/博乐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景玉贤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