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近年来,洛浦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工作思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县域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3%,乡村两级就诊率达78%。
3月14日,洛浦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组织北京援疆、自治区选派专家医生到山普鲁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义诊团队热心接待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情,仔细查看病历,给出就诊建议,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专家详细了解群众病情。 张亚辉 摄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群众对诊疗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群众逐渐从‘能看病’向‘看好病’转变,乡村优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得以解决。近两年,国家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今年再次将这项惠民政策写进报告,充分体现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洛浦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杨静说,作为一名北京援疆医生,要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在下乡义诊、乡村医生培养、远程诊疗等方面用劲,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洛浦县山普鲁镇库尔巴格村村民茹则艾伟再丽·托合提麦麦提患有慢性病,她来到义诊现场,专家医生结合她身体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这几年就医方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便捷、高效。镇卫生院的药品比较齐全,通过远程诊疗,很多疾病不用出镇就能得到治疗,报销比例也高,花钱少、看好病,大家特别满意。”茹则艾伟再丽·托合提麦麦提说。
洛浦县山普鲁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心药房。张亚辉 摄
慢性病、常见病一直是医疗行业和广大患者关注的热点。洛浦县山普鲁镇卫生院院长排则莱提·艾力介绍说,目前卫生院大型医疗设备20多种,药品种类达到300多种,能够满足辖区群众慢性病、常见病就医需求。在医共体的推动下,采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组织家庭医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同时,依托远程诊疗,群众不出镇就能享区地县优质医疗资源,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群众真正得实惠。下一步,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加强与上级医共同体单位联系,提升医务人员能力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洛浦县山普鲁镇医生到慢性病患者家中定期随访。 记者 张亚辉 摄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仅让患者受益,也给乡村医生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洛浦县山普鲁镇卫生院医生麦尔哈巴·阿卜来提说:“上级医院的专家医生经常到我们卫生院进行指导,培训业务知识,集中解答日常就诊中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的业务水平提升很快。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给群众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
洛浦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红刚表示,下一步,洛浦县将落实好“双培养、双提升”工作措施,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采取“请进来、派出去”下沉帮扶、跟班带教等方式,持续提升乡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县域实际,在距离卫生院较远的村,设立中心村卫生室,方便附近村民就近就医。持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筑牢基层卫生网底。
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辉 阿卜力克木·依不拉依木